公租房是由國家提供政策扶植,通過新建或其他方式籌集房源、專門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國家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18年9月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推行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試點方案的通知》,確定在浙江、安徽、山東、湖北、廣西、四川、云南、陜西等8個省(區)開展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試點工作。
自2019年3月起,《政府工作報告》發布,提出要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同年5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發展公租房的意見》,提出要加強公租房建設管理、完善公租房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如今,科技高速創新發展,以5G,物聯網,云計算,生物識別中的人臉識別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在我國大力推進并落實各行各業,公租房社區管理也在其中,實現了城市化、數字化、智能化并行。下面我們就將目光投向一些城市的公租房運營管理實踐。
北京市是經國土資源部批準首批開展利用集體產業用地建設公租房試點城市。2018年12月3日,北京市住建委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租賃住房轉租、轉借行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納入北京市保障房建設計劃的公租房項目應全面采用“人臉識別”、智能門鎖等技術,實現非承租家庭成員不得隨意進入樓棟單元門。
2019年7月18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公共租賃住房里的人臉識別系統陸續啟動運行,其持有的管莊北二里、常營家園、閱園四區、延慶天成家園等13個公租房項目居民實現“刷臉”回家。
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在公租房項目全面推廣“人臉與指紋識別”等智能化管理手段,進一步提升全市公租房運營管理水平, 杜絕具有保障性質的公租房轉租他人謀利。在上海首批9個公租房管理服務創新項目中,涉及“互聯網+”和智能化管理的項目占到半數以上。
改革開放40年來,昆明逐步由西南邊陲城市成為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之一。2019年11月11日,昆明市惠澤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發布《澤惠園、普惠園、吉惠園、頤惠園、盛惠園、泓清惠園小區門禁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在此次改造中,將在這些公租房小區里安裝閘機頭人臉識別終端27套、單元門人臉識別機211套;地下室門人臉識別機419套等設備。
中山市住保中心在公租房小區推進人臉識別系統安裝使用工作,通過在電梯安裝智能“人臉識別”控制管理系統,提升小區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杭州、重慶、合肥、宜昌等地的公租房小區也陸續部署了人臉識別系統。
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是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任務。在公租房的發展歷程中,“互聯網+”、智能化已經成為一大趨勢,相信未來安防技術將得到更深入的運用。